发布时间:2025-10-31 校对:徐泽梅 编辑:陈宏博 审核:熊建国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精神,扩大终身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加强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打造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有重庆特色、满足城乡居民学习需求的优质网络课程,现就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展2025年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通知如下:
一、课程主题
课程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课程主题包括:国情市情、巴渝文化、公民素养、家庭教育、生活休闲、职业技能、AI赋能等社区教育相关课程;数智助老、健康养生、隔代教育、生命教育、老年心理、老年维权等老年教育相关课程。
二、申报条件
(一)课程项目负责人须为在岗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熟悉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且具有组织课程开发和课程设计的能力,不得同期主持2个及以上课程建设项目。
(二)课程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6人,且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网络课程建设经验,业务能力突出,鼓励跨单位、跨部门合作联动。
(三)课程设计须具备教学意义和实用性,每门课程聚焦一个主题,教学重点突出,知识脉络完整,杜绝拼凑式课程。建设的课程须在重庆市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中有实际应用数据。
(四)课程应当为2025年新建课程,且没有参加过任何课程建设项目。
三、建设经费
立项建设的课程资源,由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给予3万元的配套建设经费,在课程资源建设任务(项目)验收合格后全额支付,未按期完成或验收不合格的,不拨付经费。
四、建设要求
(一)建设周期
自立项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建设。
(二)建设内容
课程简介、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课程视频(含课程封面图片、宣传视频)。
(三)建设规范
微课时长每讲10分钟,10讲,总时长不超过100分钟。课程建设标准参照《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标准》(见附件2)执行。
五、课程应用及验收
(一)课程应用。课程建设完成后,应当在重庆市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有不低于1个月的实际应用,检测课程应用效果,提供课程试运行报告,且课程应用不低于500人次(应用时间纳入6个月建设周期)。
(二)单位审核。经课程应用后,课程申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参照《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标准》(见附件2)对课程进行自查审定。
(三)课程验收。经推荐单位自查,达到建设周期的课程,方可申请课程验收。通过验收的课程命名为“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并正式启用课程。未通过验收的课程,撤销立项。
六、课程应用
“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课程资源”纳入重庆市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库,并优先推荐到全国相关课程资源库、课程大赛和奖项评选。
七、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人须于2025年11月9日前将《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申报书》(见附件1)电子文档(word版)提交至邮箱:785036158@qq.com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17782362064
附件:1.重庆市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2.
继续教育学院
2025年10月31日